此处显示 class "top" 的内容
服务三农
当前位置:>网站首页 > 服务三农 >

小麦灌浆期出现白穗死穗、麦芒干枯,还能补救吗?

发布时间:2023-05-15 来源:漯河市农科院 阅读次数:

小麦进入灌浆期以后,最近,有农民朋友反应,他们最担心的问题,小麦“白穗”问题还是出现了。

小麦白穗有什么特征?

近日,有农户反映,他去地里面看小麦的时候,发现地里面很多白穗的现象,问现在还能打药吗?到底该怎么样防治更好?首先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小麦白穗。

“白穗”的表现是,穗子颜色发白到惨白、穗子结实籽粒瘦瘪或是没有结实的空壳,穗子有轻飘飘的感觉。症状同样是“白穗”,但病因不同,它是由不同病害所引起。建议农民朋友到田间地头的时候,拔出来一株小麦,看一看小麦的根茎部位,看是否有明显的病斑。

白穗发生的原因

一个“白穗”出现在田间,哪怕是长期与小麦打交道的人,也不敢直接说出它变白的原因是哪一个病害或病因所致。但我们知道,小麦有一些疾病发生后,其症状表现是让穗子变白的。譬如,有赤霉病、全蚀病、纹枯病、茎基腐和根腐等。这些不同病害都有相同的症状表现,这就是“白穗”。那么,面对麦田中出现的“白穗”,我们该如何准确鉴别是哪一种病害呢?方法是有的,而且也简单!

几种导致“白穗”病害的典型特征如下——

第一 小麦赤霉病

拔起“白穗”后,茎秆和根部都没有异常,只是穗子颜色变白,或某些穗子的一部分是白色。较潮湿环境下,穗子白色部分可见有粉红色霉菌。病害严重时,穗部以下1-3节的叶鞘及节部会出现淡褐色病斑,节间处有时也呈粉红色的赤霉菌丝。

注意,看到有红色赤霉菌,和某些穗子有部分变白,这两点是区别其它病因的关键!点击下方视频获取赤霉病防治方法!

第二 小麦茎基腐病

拔起发白穗子,感觉很省劲儿,大多茎秆不能连同根系一起拔出,而多是从茎基部断开。另外,发白穗子的茎秆基部呈黑褐色,细看茎节处,有可见红褐色或灰褐色霉层。注意,茎秆基部易断,这是鉴定茎基腐病的关键!

第三 小麦全蚀病

一般发白的穗子能够连根拔起,其茎秆完好。但看根部,其一二节间呈有明显的“黑油漆”状。所以,人们将其也称之为“黑脚病”。另外,全蚀病发生麦田的典型特征是呈一片片的死亡、干枯、白穗,不是单茎、发白穗零散分布!注意,“一片片”和“黑油漆”是小麦全蚀病的发病典型特征,这是鉴定的关键!

第四 小麦纹枯病

小麦纹枯病出现的白穗也能连根拔起或严重时,同茎基腐病一样从茎秆病斑部断裂。但在看病穗基部1-2节表现时,就与其它病害有明显的不同了——基部叶鞘上,有云纹状或“眼睛”状斑,斑的大小或与黄豆粒相差不多或更大些,边缘呈褐色。严重时,茎秆呈连片斑状花杆。

注意,有云纹状或“眼睛”状斑,是鉴定纹枯病的关键!

第五 小麦根腐病

同样是发病穗子,但在病穗开始发病时有水浸状斑,后变褐色或“白穗”。病株易拔起,拔起时,感觉根系“很糟”。病株基部有褐色或黑色病斑,斑多为条斑状。另外,根腐病植株的叶片有时也有不大的病斑,这样根腐病区别上述四种病害的“证据”就多了。另外还有,越是长势弱的麦田小麦根腐病就也是严重。注意,根腐病的根“发糟”,以及基部叶片有条斑,这是区别茎基腐病的关键!

如何防治小麦白穗?

如果田间白穗麦株比较少,只有极个别出现,对于产量影响不大,如果田间白穗麦株比较多,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,因为在此时,已经无法补救了,警惕自己在下年种植小麦时,提前做好预防工作。

1药剂拌种

在小麦播种前进行拌种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。药剂常用的有:腈菌唑、苯醚甲环唑、三唑酮、戊唑醇、异菌脲等药剂进行拌种。

2加强管理

比如选用抗病品种;浇好灌浆水、麦黄水,保证水分供应充足;孕穗至灌浆期结合防治病虫害,喷施2-3次叶面肥等。

3药剂防治

因田间湿度大,群体大的麦田要注意白粉病、锈病的发生,天晴后,要用杀菌剂、杀虫剂、叶面肥混合喷雾。他特别强调叶面肥的使用:每亩使用150克左右磷酸二氢钾 、50克含氨基酸或腐植酸水溶肥料和杀虫剂、杀菌剂混合喷雾,防病防虫防干热风,促养分向籽粒转运,促灌浆增加千粒重。

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白粉病、锈病、赤霉病,甚至根腐叶枯病、茎基腐病等,每亩地用8ml戊唑醇、30g吡虫啉、200g磷酸二氢钾、10g天丰素混合,兑水50公斤,对叶面均匀喷雾,并且间隔5-7天后,进行二次喷洒。“一喷三防,既防病防虫防干热风,还促进灌浆,同时,对农民而言节本省力,综合效应比较好。”

麦芒干枯如何防治?

俗话说:“麦芒白一白,产量减一百”。说明麦芒对小麦产量有重要影响。不要小看一根根很细的麦芒,由于它距离小麦籽粒最近,麦芒内的维管束与籽粒直接相连,使得营养能高效的向籽粒聚集。麦芒提前干枯,蒸腾作用减弱,光合作用降低,从而造成小麦减产,据试验,小麦一般可减产5~10%。因此对于麦芒出现枯死的麦田,可以用99%磷酸二氢钾+微量元素水溶肥,定期喷施小麦叶片,就可有效降低产量损失。

版权所有 2005-2019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支持:创想网络

联系电话:0395-3133839 3133462 农业技术服务电话:15039520110

地址:河南省漯河市黄河路 邮编:462000 备案号: 豫ICP备20007197号-1

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101号

关闭
关闭
关闭